谈一谈团队

我是一个对团队要求很高的人,这也许是我一直找不到团队的原因。但其实我是一个对团队要求很少的人。

想想,在大学,我曾在两个团队里工作过。

第一个,是我引以为豪的团队 Stu Developers Team,学子天地技术部。可以说,大学所学到的技术,都是在这里学到的。 之所以比其他人了解更多,是因为这里有我很喜欢的技术交流氛围,不定时的技术分享会,时常的 QQ 群交流,每天都能认识到新的知识。 在这里是真的在追求开源的方式进行开发,也是因为这样才让自己更喜欢开源吧。

在 SDT 里,影响我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一件必须提,那就是“软件工程范儿”。 我自认自己写的代码还是挺漂亮。这是在 SDT 里一直强调的事情,一定要写“可读可维护”的代码。 从一开始就一直强迫自己把代码写得好看,不管要修改多少次。 遗憾的是,没有 TonySeek 的那种超强理解力与记忆力。看过的书理解不透又容易忘记。

SDT 是一支技术强大的团队,至少在深大,我们敢说第二,几乎就没有其他社团敢说第一了。 我认识的几个师兄,比我大好几届的师兄去了 IBM,TonySeek 到了豆瓣,安业得了腾讯创新比赛全国第一,也顺理地到了腾讯。 而我们届,为雄这个公认的坑货和安业师兄一起得了第一以后也开始走产品路线,接近一年没见,但听别人转述他的话,感受到他变化很大,也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 一直默默无闻的少华和乔雄,突然也强大了起来,特别是少华,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百度总部的实习 offer,而看似比他强的人在老师的推荐下还是没得到百度 offer。 乔雄最近也到了腾讯实习。

太多厉害的角色在这里。在校的这三年,见识过很多所谓的“技术社团”,让我更深刻地明白,SDT 强大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追求与氛围。下文也有部分分析。

继续谈团队。第二个团队,毛老大课题组。这个团队以研究为主,研究大数据环境的搜索引擎。 这个团队研究能力很强大,但是(至少在我看来)缺点在于写的代码难维护。 因为 SDT 练就了一身“软工范儿”,因此想在这里提倡写“可维护”的代码。 不得不感激老大的支持,他支持我在团队里提倡这些事,并且我也为这个团队举行了几次分享会,分享包括版本控制器、代码风格、代码规范等等的内容。 这个团队,练就的是对算法的学习能力(不过到现在还是好渣)。 大三还想继续在这个团队呆着,可是碰上经济危机,跑去挣钱了。 大四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这里。

谈谈技术联盟的成与败

技术联盟的历史也算奇葩。

最初最初的技术联盟,是一个很坑爹很会吹水的师兄不断地说服学院领导老师创立的一个社团。 当时他的想法是给想创团队的人一个环境,以及......但因为师兄个人的原因,最后失败了。原因我就不八卦了。

失败的第二年,这个组织突然复活了。 大二考完期末的某天晚上,一个老朋友(高中隔壁班的同学,下面简称C)和曾跟我同在一个社团呆过的另一个朋友一起找到我,进行了一番商讨。 商讨的内容是关于 技术联盟 的运行方法。 我们三个都有共同的想法,学院的技术氛围还不够,而且有很多比赛信息到比赛快结束才知道。 因此我们想将技术联盟做成平台,向学院借用闲置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环境。还有很多很多想法。 最后决定,由 C 负责跟学院打交道,我和另一个同学做技术培训。 想法很好,那天晚上兴奋地无法睡着。很期待新学期的新技术联盟。

新学期确实招来了一些同学,做做培训,做做分享会。 到此都算是技术联盟的成功之处,有行动,也在新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有新成员加入,似乎也促进了新生的技术氛围。

但如果提到失败的地方,成功点就微不足道了。 的确招来了不少同学,但也许是吹得太过,让进来的人进来之前都认为在这里能够很快就成长,太过于浮躁。 结果培训了几期之后,一个假期全都忘光光走光光(剩下一个师弟在努力,让我多少觉得欣慰)。 另一方面,比赛信息也没如最初一样收集发布,组织了另一批人做参加比赛准备,最后又不了了之。。

失败的点在于缺乏执行力。不管是管理还是成员。

再谈谈团队

这里写了好多又删掉了,写的都是反思技术联盟失败的原因。其实我很明白,一是招来的人我不太满意,对技术有追求却好似没有什么行动;二是最后跟 C 关系闹得不好。 因此换个角度谈谈其他内容。

我向往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强大的一方面,但又不会因为自己的强大而瞧不起别人,乐意分享,追求技术提升,享受编程带来的成就,喜欢一起做 Geek 的事情。

这样的团队并不好找,但一旦组织起来,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团队。自己也试过培养这样的团队,但都会觉得力不从心。 Geek 是发自内心的情怀,来自内心的呼唤,于是你会愿意去做一些 Geek 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好。我培养技术联盟那些人的时候也不断地推广一些 Geek 的事情,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感冒这些事情。说得难听就是害怕折腾。

又比如,一个很 Geek 的人,本身技术也一流。但是让他带一支对 Geek 没有兴趣的团队,他最初的激情也会慢慢被磨掉。这是我观察到的真实例子。

撇开我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喜好,适合自己的团队并不好寻求,且行且珍惜。